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,却不能吹走一只蝴蝶,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自立自强,生活中的勇者从不在意命运馈赠的多寡,只知斗志昂扬,征战四方。求索的前途遥遥,追梦的长路漫漫,也坎坷,也艰险,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,点燃不熄的火炬,披荆斩棘,勇往直前。
作为新时代大学生,自强是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,在我院也有着这样一群家庭经济困难生,虽然家境贫苦但他们自强又努力,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咬牙前进,从不喊苦喊累,他们的事迹值得大家赞扬和学习,10月27日-11月3日,商学院面向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“喜迎二十大 吾辈当自强”主题征文活动,活动获得大力支持,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积极参与,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,引导学生踔厉奋发、自强不息。
以下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“喜迎二十大 吾辈当自强”主题征文:
自强是一种态度,一种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;自强是一种品德,一种个人拼搏体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德;自强更像是一粒种子,一粒由努力和拼搏之水浇灌而得的神奇种子,它不一定有多么闪耀引得人们拍手称赞,但它一定是多数种子中最独特的那个,因为当其他种子被太阳之火烤的热烈时,它是唯一一个笑对太阳的那个,那个自强种子。
很荣幸,生活在商学院,一个享受着太阳光照偏爱的地方。在这里,有很多可爱的种子,但一开始的我们都是一样的,被人们亲切的称为“小浪花”,我知道那是一种希望的寄托。后来,随着时间的延伸,心智的成熟,我们逐渐分流,我们的心中都住进了不同的种子,“勇敢”、“自信”、“积极”……但,唯独她不一样,她的一开始或许就不被定义,所以过程和结尾的连续也慢了些节奏,但,也只有她的那粒种子先行开了花。
我没见过那花的样子,谁又见过呢?只是脑海里会不停的浮现出一个场景,一池清澈的水,太阳微光直射其中,荡起一层层的涟漪,侧影的光圈打在池底的石头上,青色、褐色,数不过来的颜色。再往深处看,你看!就是那朵花,那多被石头压住侧弯的花,在近一点,看清了,那是可爱的粉色,那是青春的绿色,那是热情的红色……
党的十九大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。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时代。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;一切未来,都是可期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,啃下了这块硬骨头,摘去了贫困的帽子,解决了千百年来贫困疑难病症。
在这场艰苦卓绝战役里,涌现出了无数自强的典范人物:点亮大山教育明灯的张桂梅校长,开辟“绝壁天渠”的毛相林支书,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黄诗燕干部,请缨一线献出生命的黄文秀书记……中国正是有着许多和他们一般自强不息的人物,奔走劳作于四海九州,中国才能打败贫困,中国才能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才能繁荣昌盛,行稳致远。这条东方巨龙,正在逐渐乘云腾飞!
人不自强则衰,国不自强难盛。揆诸眼下,国际形式继续发生着难以捉摸的变化,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互相交织错位,经济全球化大势被不断阻挠,大国博弈日趋激烈,世界局势持续摇摆动荡。因此,在当下,处于关键的时代交接轨迹上的我们,中国更亟待呼唤着我们的自强。自强则万强,而自强,是发自每个人心底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,当这种力量汇聚起来,那么它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精神动力。唯有自强不息,方能生生不息,历久弥坚。
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:皓月当空,星河寥远。古有夸父追日宏图,嫦娥奔月美景。今有我华夏少年自强,躬逢于盛世锦时,君子以自强,以筑梦中华!
泱泱大国,巍巍华夏,自强正是民族之本。通过这次活动,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,同时也使同学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了自强的重要性。
